让医疗领域商业贿赂无所遁形
2023年2月9日
近期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五起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典型案例,其中两起是发生在医疗卫生行业的以科研赞助、支付回扣形式进行的商业贿赂事件。通报称,随着对商业贿赂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,一些医药企业采取更为隐蔽、复杂的手段,为其贿赂行为披上“合法外衣”。
当前,随着对商业贿赂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,一些医药企业虽有所收敛,但并没有停止行贿的不法行为,而是变得更加隐蔽。医疗卫生领域腐败非一日之寒,背后原因较为复杂,比如药品器械采购不够公开透明,导致药品器械采购中腐败现象严重;如药价虚高,是因为药厂生产的药品到患者手中要经过道道关卡,每一关,都要“公关费”打点。
医疗领域存在的商业贿赂,容易让医生更多地开高价药或辅助类药品,从而增加患者用药压力,或导致过度医疗等现象,而这也会造成一些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产品进入市场,从而造成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。
医疗领域商业贿赂,不仅会破坏社会风气,腐蚀干部队伍,还破坏了药品安全屏障,威胁到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。因此,对医疗领域商业贿赂行为要保持零容忍,发现一起打击一起。
首先要优化监管手段,提升监管效能,让医疗领域商业贿赂无所遁形。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,改变垄断局面。同时,对于具体的商业贿赂行为,还要加大对涉事企业的惩罚力度,要让行受贿犯罪同罪同罚。只有增加商业贿赂行为的违法成本,让犯罪分子得不偿失,才能起到足够震慑犯罪的作用,才能根除医疗领域商业贿赂这一顽疾。
——戴先任
来源:人民法院报